地心引力中的led革命性运用

      新闻发布时间:2013/12/1新闻浏览次数:1736新闻作者:济南锐玛试验机
    由奥斯卡导演阿方索·卡隆执导的最新科幻电影《地心引力》,19日在内地正式公映。该片目前已在全球拿下近5亿美元的票房,而在电影业内部,它引起的震动则更为广泛和深刻。简单来说,它彻底掀起了一场关于太空电影、3D电影乃至整个电影行业的技术革命。如果你看完《地心引力》之后,产生了“这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”疑问,本文将尽可能解答你的疑惑。

      神创新NO.1:巨大的灯箱

     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,就是长达7分钟的浩渺太空的长镜头——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忘记这些镜头根本是不可能真实拍摄。除非,摄制组真的是在茫茫太空中拍摄。那么,它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呢?真相是:整部《地心引力》的拍摄过程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。

      很多时候,拍摄是在一个高6米、宽3米的灯箱里完成的。这个“太空灯箱”中有多达180万个LED照明,看上去跟那种演唱会常用的大屏幕没什么两样,但每一盏都能单独控制。不管演员们是在什么位置,也不管他们运动得有多快,灯箱都能将其周围环境表现出来。这样做的好处是除了让观众觉得真实,演员也不会再有那种靠想象在绿幕前表演的虚假感。

      神创新NO.2:木偶的绳索

      如何体现宇航员的失重状态?跟过去拍摄太空电影不同,这次没有用到任何模拟太空舱的大件道具,不用把桑德拉·布洛克关进“无重力室”,只需要12根钢索——它们把演员像牵线木偶一样挂起来,让她做出翻滚、倒吊甚至在空中“平躺”这样违反地心引力的动作。简单说来,就是“在有重力的地方,拍出无重力的感觉”。当然,这背后必须有一群掌握着高精尖科技的技术人员。

      神创新NO.3:乱飞的机器

      有不少镜头,演员失控“掉向”甚至“砸向”镜头,这是怎么拍的?实际上,演员基本上没动,动的是为电影量身打造的动态摄像机——将摄影机“砸向”演员,便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。当然,无论是人砸机器,还是机器砸人,伤害性都太大了,因此很多时候,镜头里只有演员的脸是真的,而身体其他部分都是用电脑做出来的。有此一说

      中国元素抢眼

      相比以往好莱坞大片中可有可无的点缀,《地心引力》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上显得格外有诚意——http://www.sinled.com 主人公是怎么回到地球的?靠的是中国空间站和中国飞船!

      中国空间站的名字叫“天宫一号”,而飞船的名字则叫“神舟”——桑德拉·布洛克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绝望尝试之后,终于在中国人的地盘找到了重获新生的希望。

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在“天宫一号”中,大量的物品都带有中文字样,比如“救生包”、“水壶”、“短波无线电接收”。有意思的是,在“天宫一号”中还出现了乒乓球和佛像等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物品。观众点评

      《阿凡达》导演詹姆斯·卡梅隆:在看《地心引力》的90分钟里,我的手一直放在嘴边,因为我得不时提醒自己别忘了呼吸。我很渴望去到外太空,现在感觉自己的愿望已经实现。如果把这部影片说成是一部紧张刺激的惊悚电影,那也是低估它了,这部电影远不止这些……我认为《地心引力》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太空电影。

      土摩托:如果你这辈子只打算看一部3DIMAX电影,一定得是《地心引力》。这是唯一可以用“视觉盛宴”来形容的电影,你完全不必理会漏洞百出的情节和廉价的励志桥段,它们一点也不妨碍你紧张得手心出汗肌肉痉挛。因为这部电影代表了技术的胜利。

    斯诺光电http://www.sinled.com 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 谢谢合作!

网站首页 - 公司简介 - 服务承诺 - 实力展示 - 联系我们 - 客户留言
厂址:广东省中山市古镇曹三工业区 联系电话:0760-87922231 24小时联系电话:13925336208 EMAIL:admin@sinled.com
Copyright 2008-2013 中山市斯诺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